twelvet
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技术分享 > Go

Go

Go 快速入门指南 - 可见性和作用域

2022-12-27 10:14:01 TwelveT 162
可见性包通过导出机制控制变量、结构体、函数等数据可见性。只有1个简单的规则:首字母大写,可导出,首字母小写,不可导出。也就是说,Go的访问控制只有两种模式:包内可见全局可见例子packagehellovar(privateNamestring//只能包内访问PublicNamestring//包内,包外都可以访问)作用...

可见性

包通过 导出 机制控制 变量、结构体、函数 等数据可见性。

只有 1 个简单的规则: 首字母大写,可导出,首字母小写,不可导出。 也就是说,Go 的访问控制只有两种模式:

  • 包内可见
  • 全局可见

例子

package hello
var (
    privateName string // 只能包内访问
    PublicName  string // 包内,包外都可以访问
)

作用域

词法块 是指由大括号围起来的一个语句序列,比如 for 循环语句块,if/else 判断语句块。
语句块 内部声明的变量对外部不可见,块把声明围起来,决定了它的作用域。

一个程序可以包含多个相同名称的变量,只要这些变量处在不同的 语句块 内。
虽然语法上支持,但是实践中不建议这样做。

全局变量

全局变量根据 可见性 规则,决定在包内可用还是全局可用。
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var (
    number = 1024
)
func main() {
    // 直接访问全局变量
    fmt.Printf("number = %d\n", number)
    // 循环内访问全局变量
    for i := 0; i < 1; i++ {
        fmt.Printf("number = %d\n", number)
    }
}
// $ go run main.go
// 输出如下 
/**
  number = 1024
  number = 1024
*/

局部变量

不同的层级作用域

外层定义的变量在内层可以使用,内层定义的变量外层不可以使用
常见的 if, for 等都是不同的代码块, 每个代码块组成了一个层级。

package main
func main() {
    number := 1024
    if number > 0 { // 第 1 层
        for i := 0; i < 10; i++ { // 第 2 层
            if i > 5 { // 第 3 层
                for j := 0; j < 10; j++ { // 第 4 层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}

如上代码组成了 4 个层级,其中:

  • 变量 number 在每个层级都可以使用
  • 变量 i 只在第 2 层级, 第 3 层级可以使用
  • 变量 j 只在第 4 层级可以使用

内层变量覆盖外层变量

如果在内层和外层块都存在相同名称的变量,那么内层变量会覆盖外层变量。

package main
import "fmt"
func main() {
    number := 1024
    fmt.Printf("number = %d\n", number)
    // 循环内部覆盖变量
    // 这里只是为了做演示,实践中建议区分变量名称
    for i := 0; i < 1; i++ {
        number := 1025
        fmt.Printf("number = %d\n", number)
    }
}
// $ go run main.go
// 输出如下 
/**
  number = 1024
  number = 1025
*/

小结

为了节省篇幅,本小结所有的声明均以变量为例子,所有规则同样适用于常量、结构体、函数等其他声明。

免责声明

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、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,请支持正版,购买注册,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。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,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

标签:Golang  

文章评论